只要企業願意調整制度,Z世代的潛力遠比想像更大。這次集團將實習模式改為「工讀聘任」,小小的改變卻帶來巨大迴響,並歸納出三大心法:給他們角色、給他們任務、給他們回饋,讓Z世代成為企業的新能量。
在許多企業眼中,Z世代常被貼上「不穩定」、「缺乏責任感」的標籤。深耕台灣公關傳播三十餘年的戰國策傳播集團,旗下包括戰國策公關、順律顧問、民意傳播、爆米花數位及大社會調查等子公司,我們的經驗卻證明,只要給予正確的培育設計與舞台,他們能展現出超乎想像的成熟度與投入度。
戰國策多年來積極推動校園合作,與104人力銀行職涯學院課程合作走進大專院校,不僅分享公關行銷工作的專業與挑戰,更真誠揭露這個產業的甘苦談。透過「尋找下一個 influencer」的實習計畫,我們希望讓學生提早認識職場,並逐步建立人才培育的正向循環。
過去,我們以「實習獎金」的形式招募,希望在有限時間內培訓學生。然而,今年我們進行了一個關鍵調整──將模式轉換為「工讀生聘任」。這樣的轉變看似細微,卻在實務上帶來驚人的改變。
招募公告一出,我們收到近百份履歷,最後從中挑選 8 位實習生成為工讀生。他們不再只是「來學習」的角色,而是肩負起「邊做邊學」的責任。這樣的身份轉換,直接影響了工作態度:遲到早退的比例明顯降低,請假的情形減少,對公司任務的投入度與認同感反而更高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在一次次任務的執行中,體會到成果背後的責任與專業。
更令人欣慰的是,超過一半的實習生在開學後選擇繼續留下,成為正式工讀夥伴。他們的回饋也十分正向,不僅幫助自己釐清職涯方向,更展現出主動學習的特質。例如,在成果報告結束後,我們開放「主管面對面回饋」的選項,本以為Z世代會選擇快速結束,但事實完全相反──他們主動要求與主管對談,對每一個回饋細節都積極吸收,顯示出強烈的成長渴望。
過程中我們歸納出Z世代培育的三大心法:
一、身份轉換:給「角色」而非單純「機會」
透過「工讀」取代「實習獎金」,讓學生不只是學習者,而是組織的一份子,責任意識自然提升。
二、任務導向:在「做中學」中激發主動性
真實專案的挑戰,促使Z世代用行動驗證自己,並在過程中找到價值與熱情。
三、真誠回饋:建立「對話」而非「說教」
Z世代渴望雙向交流,當企業願意以平等心態給予建議,他們會展現出超乎預期的成熟與積極。
這三大心法,正是打破對Z世代迷思的關鍵──給他們角色、給他們任務、給他們回饋,就能看見責任感與成長力,甚至為企業注入新的能量。
人才培育從來不是單向投資,而是一種「互相成就」的過程。Z世代需要的是被看見、被信任的舞台;企業需要的是敢於創新的勇氣。當雙方都願意調整,才能在世代交會中創造真正的雙贏。
為了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,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詳情請參閱隱私政策。